近日,信阳博物馆迎来一位小小少年捐赠者,来自息县包信镇初级中学九(6)班学生潘政浩,他一次性向博物馆捐赠战国时期青铜箭蔟、青铜针,汉代瓦当以及瓷器碎片等43件文物及标本。据潘政浩同学介绍,这些文物均是他在包信镇邹楼村三里庄遗址附近田地里捡到的。
潘政浩对考古感兴趣,还要追溯到2019年。那年他刚满12岁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他跟在正在包信镇邹楼村三里庄遗址进行勘探和挖掘的考古队后面,观看考古队挖掘出来的铜钱、箭头、陶器等文物,深深吸引了他。此后,他每周都会带上锄头、金属探测仪等装备到遗址附近“寻宝”,至今已经有5个年头。他对自己捡到的陶器碎片、箭头、铜钱等宝贝,拿回家后用水清洗,仔细观察,不懂的就用手机上网搜,并结合网购的《古钱币大全》《陶器收藏与鉴赏》《中国通史》等书籍,自行进行古钱币、陶器基本鉴定,并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。
等自己宝贝达到一定的数量后,潘政浩就进行集中捐赠。2024年3月10日,他将在包信镇腰庄村烈士陵园北边挖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刺刀1把,子弹数颗,捐赠给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。此次捐赠给信阳博物馆的43件文物,是他第二次捐赠。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学习考古专业,让更多人喜欢历史,保护历史,传承文化,让更多人了解包信镇的历史,来包信镇参观世界赖氏宗祠古赖国文化园。
据悉,息县包信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,古称褒信县,位于息县东北35公里处,系周封赖国故地,是河南省三大古镇之一,与回郭镇、朱仙镇并列为河南省三大名镇。
相关阅读: